天目山面積雖小,但小而美,在國內外擁有較高的知名度、較強的影響力。
《瞭望東方周刊》記者王劍英 編輯戴聞名
2025年8月8日,在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天目山鎮交口村拍攝的第五屆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大會logo的稻田景觀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五屆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大會于2025年9月22日-25日在杭州舉辦。這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起的“人與生物圈計劃”體系內規模最大、覆蓋最廣的國際會議,大約每10年舉辦一次,覆蓋全球136個國家的759個生物圈保護區。
杭州市臨安區則是“人與生物圈計劃”國際協調理事會第37屆會議舉辦地和大會考察活動重要承接地。
這個世界級生態領域盛會,是首次選址中國和亞太地區。而杭州之所以能夠成功申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擁有天目山。
天目山為何能夠助力杭州成功申辦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大會?杭州大會對于中國生態保護有何重要意義?《瞭望東方周刊》就這些話題專訪了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秘書長王丁。
中國1973年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計劃”,1978年成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已協助中國34個自然保護地成功加入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絡,數量在亞洲位列第一。
王丁
小而美
《瞭望東方周刊》:位于杭州臨安區的天目山世界生物圈保護區,海拔不到2000米,面積更只有42.84平方公里,為何能助力杭州成功申辦這次的高規格全球生態盛會?
王?。禾炷可绞澜缟锶ΡWo區確實堪稱“迷你”,在全國34個世界生物圈保護區中,面積排在第33位。中國面積最大的世界生物圈保護區是位于西藏的珠穆朗瑪世界生物圈保護區,面積達到18235.91平方公里。
天目山面積雖小,但小而美,在國內外擁有較高的知名度、較強的影響力。
世界生物圈保護區有三大功能:保護、支撐和發展。保護,指保護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和文化多樣性;支撐,指通過科研監測、科普宣教、能力建設和人才培養等方式,支撐保護區的保護、管理和發展工作;發展,指保護區的存在不應成為當地社區發展的障礙,而應成為促進其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橋梁。
天目山自1996年加入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后,在發揮三大功能方面,做了許多出色的工作。
2024年,經保護區管理方、當地政府以及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共同推動,在原有天目山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的基礎上,同屬天目山脈的浙江清涼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及周邊生物多樣性資源豐富的區域也以擴區的方式,加入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絡,共同組成天目山-清涼峰世界生物圈保護區。
這是中國首次以擴區的方式申報世界生物圈保護區。2024年7月5日,在摩洛哥召開的第36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計劃”國際協調理事會上,34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成員國代表全票通過了這一申報。這也是天目山知名度和影響力的重要佐證。
擴容后的天目山-清涼峰世界生物圈保護區,面積達到了547平方公里,在全國所有世界生物圈保護區中位列第21。
《瞭望東方周刊》:清涼峰自然保護區是中國首次以擴區的方式申報世界生物圈保護區。采用這個非常規的方式,是出于什么樣的考量?
王丁:從天目山到清涼峰,其生態系統具有統一性——其生物多樣性均呈現“典型、古老、豐富、稀有”等顯著特征。把清涼峰納入進來,會讓天目山脈保護區生態系統的完整性更好。
此外,原來的保護區面積不到43平方公里,踐行“保護、支撐、發展”三大功能時會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擴區之后,面積擴大至547平方公里,是原來的近13倍,且都在臨安區境內,生態保護和發展相關工作會更好協調。
《瞭望東方周刊》:9月26日至2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計劃”國際協調理事會第37屆會議將在臨安召開。這個會議有何特別之處?
王?。骸叭伺c生物圈計劃”國際協調理事會是其最高決策機構,由34個理事國組成,通常每年召開一次會議。在本次臨安會議上,將對過去一年的重大議題進行審議,比如新的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的申報評估等,并部署新的一年的工作,是一個很重要的內部會議。
“世界級地標”
《瞭望東方周刊》:如果用一句話描述你對天目山-清涼峰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的整體印象,你會怎樣表述?
王?。何易畲蟮母惺苁?,天目山-清涼峰世界生物圈保護區與所在地臨安互相成就,成為當地社區發展的“靠山”。
我第一次去天目山是10多年前。這10多年來,其生態系統一直被臨安政府和人民保護得很好。臨安則依托保護區的優良生態資源,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生態旅游、民宿康養、自然教育等綠色產業,村落和社區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
2024年,我陪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生態與地球科學司司長、“人與生物圈計劃”秘書長安東尼奧前往天目山-清涼峰考察。對于天目山-清涼峰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在踐行“保護、支撐、發展”三大功能上取得的成效,安東尼奧給予了高度評價。
我還記得,他的評價原話是:“這就是世界生物圈保護區應有的樣子。”
《瞭望東方周刊》:天目山具體是如何踐行三大功能的,能舉幾個讓你印象深刻的例子嗎?
王?。罕热?,隱匿于竹海深處的天目山鎮月亮橋村,近年來以“生態 民宿”重塑發展模式,打造“月亮工坊”、月亮灣漂流等標桿項目,促進文旅融合發展,實現產業興村,成為鄉村振興的浙江樣板。
月亮橋村民宿
再如,依天目山而建的大地之野自然學校,依托保護區的自然和人文資源,開展各類親子體驗、營地教育等研學活動,已在全國自然教育領域形成了一定影響力。
《瞭望東方周刊》:擴容后的天目山-清涼峰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其未來發展前景如何?
王?。郝摵蠂炭莆慕M織旗下有三大“旗艦”品牌:世界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和世界生物圈保護區。
從天目山-清涼峰成為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的那一刻開始,就已經是生態領域的世界級地標了。
同樣的,第五屆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大會落地杭州那一刻起,杭州也已成為生物多樣性保護世界版圖上的一個重要坐標點。
高度契合
《瞭望東方周刊》:今年恰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20周年,這個理念也是在浙江首次提出的?!叭伺c生物圈計劃”的核心理念則是“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這兩個理念之間,是否有共通之處?
王?。哼@兩個理念可以說是高度契合,均為如何處理好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關系指明了路徑。
“兩山”理念強調了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辯證統一關系:優質的生態環境本身蘊含著巨大的經濟價值,通過生態資源的轉化,可以兌現生態產品價值,形成社會持續發展動能。
“兩山”理念非常適合中國的實際國情。
中國國土面積大,人口基數也大,如果只是一味強調生態保護,把人的發展需求排除在外,并不現實,要通過“綠水青山”去獲得“金山銀山”。但“變現”為“金山銀山”的過程,不能以破壞綠水青山為代價,否則就不可持續——找到合適的轉化途徑是關鍵。
始于1971年的“人與生物圈計劃”,提出了與此契合的路徑,即整合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力量,增強人類有效管理自然資源的能力,使資源更好地服務于人類及其生存環境。
“人與生物圈計劃”強調,人是生物圈的一部分,追求的終極目標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如果生物圈被破壞,人類的正常生活將難以為繼。
也就是說,保護不是發展的障礙,而應該是促進發展的基礎。資源轉化有多種途徑,但絕不是無序砍樹、打獵、挖礦這類破壞性途徑。
天目山-清涼峰世界生物圈保護區本身也是“兩山”理念的鮮活示范:周邊社區依托天目山-清涼峰的優良生態資源,根據本地實際情況,探索出了合適的發展路徑,同時堅守住了良好的生態環境,較好地處理了保護和發展的關系。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