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作登鄉摩天嶺村,上萬畝的松樹連成綠色的海洋。田東縣副縣長吳風雷說,再過六年左右,這些松林就可以為村民帶來戶均七、八萬元的收入。村民告訴記者,以前這里的山都是光禿禿的,水土流失現象比較嚴重。
據廣西林業廳統計,廣西石漠化土地3500多萬畝,潛在石漠化土地2800萬畝,石漠化面積居全國第三位。在廣西,石漠化地區人口1200多萬,約占廣西總人口的25%。
石漠化是一種巖石裸露、具有類似荒漠的土地退化過程,主要由石灰巖巖溶山區脆弱的生態系統與人類活動相互作用形成。石漠化導致水土流失嚴重,自然災害越來越頻繁。1986年以來,廣西平均每年受旱、洪澇災害的農作物面積達1300多萬畝,糧食減收2億公斤,經濟損失70多億元,其中石山地區尤為嚴重。
從2001年開始,石山特殊灌木林納入了國家公益林范圍,廣西累計獲得3.4億元生態補償費。迄今廣西已投入石漠化治理資金超過5億元,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加強管護、建沼氣池、生態扶貧等措施被作為綜合治理的基本經驗全面推廣。
2001年,自治區石漠化試點工程、國家退耕還林工程、中澳合作喀斯特環境恢復項目都選定廣西忻城縣思練鎮廠上村作為示范點。村黨支部書記藍瑞平介紹,廠上村7年間種下9700多畝任豆樹,建成了萬畝綠色長廊。
7年里,廠上村獲得退耕還林錢糧補助1600萬元,加上80萬元國外援助,再加上沼氣池建設、地頭水柜建設補助,廠上村2.38萬畝石山85%得到治理,沼氣入戶率達85%。曾經毀林種糧、上山放羊、砍柴做飯的農民,如今紛紛種桑養蠶、種植果樹、圈養山羊,以前白花花的石頭山現在四季蔥綠。
經過多年努力,目前廣西的森林面積達到1.93億畝,森林覆蓋率達到54.2%,活立木儲蓄量達到5.58億立方米,均居全國前列;人工林面積7300多萬畝,速豐林面積2700多萬畝,經濟林面積3300萬畝,位居全國第一。目前,廣西人均擁有森林3.8畝,比全國人均水平多1.8畝;縣級以上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27.5%,人均公共綠地6.5平方米。
“綠色生態已成為廣西最大的財富、最大的優勢、最大的潛力、最大的品牌”,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郭聲琨說,廣西“山清水秀地干凈”正成為吸引外地游客的最好名片。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