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銷圖書在打折,我在某東上6.5折買了一本《DK植物大百科》,再翻看后面的定價,覺得撿了一個不小的便宜。
兩年前出差去英國邱園,在那里的禮品書店見過這個本書的英文版,愛不釋手,就想背回來。但是,當時還買了很多其他的專業書,分量都不輕,害怕行李超重,當然主要是囊中羞澀,口袋里的英鎊緊張,抉擇半天,最終還是忍痛割愛,與其失之交臂。
今天春節期間,閑來無事,習慣性地翻看網上各大書店時,偶然看到了這本書有了中文版,非常高興,于是就放進了購物車,等待著它慢慢降價。等待的過程,我有種割別人韭菜的感覺,因為我深深地知道,如果忍不住渴望,控制不住自己的焦慮,下手過早,就有可能被別人割了韭菜。通過長時間的研判,終于進入了我可以接受的區間,可以低吸建倉了。
這本書一共有六章。第一章是“植物界”,簡單介紹了植物是什么、植物的類別以及植物的分類。這本書把真菌和藻類踢出了植物界,給出了一個比較純潔的植物界。在這一點上比國內的很多科普書籍,甚至比我們的中小學課本都要更貼近最新的生物學發展,值得稱贊。
第2至6章則按照植物的不同部位,分別詳細介紹了根、莖與枝、葉、花、種子與果實的各種知識,這簡直就是生物類院?!吨参飳W(上)》形態解剖部分的插圖科普版,這種方式對一般讀者來說更友好、零障礙。在書中,植物每個部位的形態、結構、特點、功能都以一種既震撼又美妙的形式呈現在讀者的眼前,高清細致、精美逼真的圖片,仿佛每一段枝葉、每一瓣花朵都要伸出紙張向外生長,一伸手就能觸碰到,這是DK百科圖書的一貫風格,即高清精美的圖片版式+科學簡明的文字解說。
如果仔細翻閱這本書的每一頁,還會發現這本書的另外一個亮點。那就是這本書還收錄了古往今來數十位藝術大師的繪畫名作,并進行了介紹和賞析,將科學與藝術進行了完美融合。讓人不僅能學到植物學知識,更能培養欣賞美、發現美的眼睛。
科學與藝術的結合是人類創造美的過程,而美源于自然,敏銳的藝術家從自然中發現了美,將他們那一刻感受到的、賦予其靈感的美用畫筆定格成永恒。這其中,植物可以說是最普世、最常見、最生活的藝術表現題材。我們都能感受到如下這些作品的美:梵高的向日葵、莫奈的睡蓮、丟勒的草地、雷杜德的玫瑰、安迪·沃霍爾的花朵、中國的花鳥畫、日本的山水浮世繪......
不難發現,古今中外的藝術家無不以植物入畫,將自然中的植物化為藝術之美,升華的不只是植物本身的形態之美,更是藝術家的思想、情感與技藝碰撞的璀璨火花。
這本書一定是植物板塊中的白馬,不管有沒有被抱團,但顯然,目前的估值是可以入手的。我幻想著有那么一天,當步履蹣跚的時候,面對身邊的孫輩們提出的各種各樣問題,我艱難地從書架上取下這本書,和他們一起聊身邊的植物,爭論著對自然的認識,不管爭論的結果如何,我想我今天的投資一定是翻倍了。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