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展背景
國有昌圖縣付家機械林場(以下簡稱付家林場)成立于1958年,位于遼寧、吉林、內蒙古三省區交界處,經營范圍分布在昌圖縣三江口鎮、三江口農場、付家鎮、古于樹鎮、七家子鎮、長發鎮、后窯鎮七個鎮場。目前隸屬于昌圖縣林業服務中心。林場主要承擔森林生態建設、森林培育技術研究、林木良種選育及新技術推廣、維護地區生態安全等職能。付家林場始終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钡木G色發展理念,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完善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治理體系建設,推進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建設。林場始終把主要功能明確定位為保護培育森林資源、防風固沙,維護本地區生態安全。近年來,付家林場通過創新松楊混交的造林模式、大力加強退化林修復工作、調整林分結構,優化造林樹種、發展林下經濟,取得一定成效。
二、經驗做法
(一)創新造林模式,譜寫防沙治沙新篇章
1.松楊混交造林,探索造林新模式。由于造林初期主要以樟子松和楊樹人工純林為主,從2010年開始,付家林場樟子松人工純林集中發生衰退病,導致樟子松大面積死亡,林場及時進行了皆伐改造。通過此次衰退病的大面積發生,林場及時改變了以往純林面積過大的造林模式,增加了針闊混交林面積,并采用塊狀混交、行間混交等混交模式,混交林的面積比例已經超過造林面積的60%以上。為了達到更好的造林效果,林場根據季節、林地的實際情況進行春秋季機械造林、春季人工造林、雨季營養缽(樟子松)造林。造林成活率達到90﹪以上,保存率達到85%以上。
2.加強退化防護林修復,新增優良造林樹種。2020年起,為了提高森林防護功能,提高林地生產力。林場的造林工作重點轉向退化防護林修復工作,每年修復退化防護林面積2300畝左右,采取在樟子松退化林中栽植楊樹、桑樹,在楊樹退化林中栽植樟子松的方式,逐步培育針闊混交林。
(二)改革造林機制,確保造林質量
付家林場成立了昌圖縣華奕林業發展有限公司。付家林場以公司運營的方式完成各年度造林任務,2025年完成修復造林4096畝,更新造林251.8畝。優質的工程質量提高了公司的信譽,為林場加快林業發展獲取了一筆無形資產。搞活林業經營方式,確保生態建設取得成效的同時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調動了林場工人的積極性,生態建設和林業發展取得了雙贏的局面。這為林場今后以林業經濟為主線,帶動種植業和養殖業迅速發展,完成生態保護任務奠定了基礎。
(三)加強生態保護力度,促進林業長遠發展
自國家重點公益林政策啟動后,我場的所有工作圍繞著生態保護這一核心制定工作計劃。著手加強森林防護隊伍建設和設施配備。成立專業撲火隊伍及防火、公益林管理及森防防火辦公室。配備專業防火工具及防火救援車,維修了六處管護站,并為各管護站配備了防火工具庫。
林場樹立工作宗旨,要求對火險隱患做到“三不放過”即,查不出原因不放過,不制定整改方案不放過,整改措施落實不到位不放過。禁止放牧、狩獵、砍伐等破壞生態行為出現,由于措施得力,有效的保護了森林資源,多年沒有森林草原火災和毀林行為發生。有效的生態保護措施使林區生態環境開始呈現良性發展,多年不見的野生動物和珍稀鳥類等又出現了,森林變得更加茂密。
(四)增強科技技術合作,努力發展林下經濟
科學技術就是生產力,只有恰當的運用科技手段,在林業生產和管護工作中增加科技含量才能高效推動林業發展。根據這一理念,林場與沈陽農業大學、大連大學、長農科技有限公司開展合作,共同推動林業產業發展進步。
1.林下松杉靈芝和桑黃培育。付家林場與大連大學、吉林長農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探索林下經濟發展新路徑,今年7月初在付家林場種子林分場開展了松杉靈芝和桑黃的種植試驗。借鑒汪清縣、撫松縣成熟的桑黃、靈芝培育經驗,進行用樟子松接種靈芝菌試驗,創新性地將衛生伐下的樟子松枯死樹“變廢為寶”,作為培育靈芝的原料。目前,完成接種松杉靈芝接種800包,桑黃試驗300包。發展林下松杉靈芝培育試驗,既盤活了閑置林業資源,又開辟了增收致富新渠道,更是生態與經濟協同發展的創新實踐。真正實現了“生態美”與“百姓富”的有機統一。試驗成功后將采用公司自營(公司+合作社+農戶)項目合作,種植分包等多種形式大面積開展松杉靈芝和桑黃種植項目,持續深耕林下經濟領域,為林場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2.桑樹栽植及綜合利用。桑樹抗逆性強、生長量大,防風固沙效果顯著。2018年,林場從沈陽農業大學林學院引進桑樹進行試驗林建設,獲得成功。林場與沈陽農業大學合作,簽定了科技支撐協議,定期開展林業科技普及教育。每年沈陽農業大學的教授都來林場開展各種科學試驗,并就桑樹的栽植及桑樹的綜合利用、病蟲害的防治等舉辦科普培訓班,通過科學普及培訓,全面提高林場職工的科技水平,增強科技意識和自覺運用科學技術的能力,努力培養懂技術的林業人才,充分發揮潛力,培養壯大林業科技人才隊伍。目前,桑樹栽植面積已達2000余畝,1000余畝已結實。而且桑樹渾身是寶,可用于釀制桑葚酒、制作桑葉茶、桑葉飼料等深加工產品。栽植桑樹不僅提高了北方沙區土地生產力,增加了森林覆蓋率和森林碳匯,還為當地帶來了新的經濟增長點。
3.構建新型“樟嫁紅”果材兼用林。付家林場積極推進樟子松嫁接紅松試驗項目,構建新型紅松果材兼用林。從剛開始的150株試驗嫁接,到建設105畝紅松優樹收集圃,再到近兩年的大規模嫁接,如今付家林場嫁接的紅松長勢良好,部分已開始結實。通過樟子松嫁接紅松的辦法,不僅大大縮短了紅松結實時間,解決了紅松實生苗在當地不易存活的問題,還改善了三北地區的林分結構,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4.帶動周邊農戶合作共贏。為了最大程度的保證造林的成活率,我們在造林的同時積極發展林下經濟,種植一些經濟作物,種植花生、地瓜、黃豆等矮棵農作物5200多畝。同時,部分地塊采取了花生壟溝、黃豆壟臺的種植間作試驗。通過發展林下經濟不但能有效的提高水土的保濕能力,對農作物施肥的同時也能讓樹木吸收部分肥力,促進樹木的生長,能最大限度上降低林間撫育的成本,帶動周邊農民創收。
三、取得成效
(一)經濟效益十分可觀
1.每年林下種植花生5000余畝,為當地財政創收300余萬元,周邊種植戶平均每戶增收2萬余元。
2.松杉靈芝每立方米可生產靈芝10千克左右,每千克100元,畝產值可達到10萬元左右,去除成本每畝利潤可達到5萬元左右。
3.桑黃每個菌包可生產桑黃約0.6千克,一個大棚可生產3000千克,每千克200元,去除成本每個大棚利潤可達到2萬元左右。
4.“樟嫁紅”紅松果材兼用林進入盛果期后,每畝經濟效益可達1萬多元,紅松采伐后,相比樟子松木材收益還能增加50%以上。
(二)生態效益明顯
付家林場發展林下經濟可以增加森林覆蓋率,改善植被結構,提高生物多樣性,對維護生態平衡具有重要意義。
(三)社會效益顯著
與此同時,發展林下經濟可以帶動企業和個人積極參與生產經營活動,創造了更多就業機會,增加了職工收入,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為林區發展林下經濟提供了借鑒經驗和示范引領作用。
隨著林下資源的有效開發,林地綜合效益將得到大幅提升。林場將科學規劃林下經濟產業布局,充分利用本林場的資源優勢,因地制宜發展松杉靈芝和桑黃等林下產業。在政策支持、技術創新與市場需求的三重驅動下,使林藥、林農、林果產業從特色產業逐步邁向支柱產業,為鄉村振興注入可持續的“綠色動能”,真正實現“一片林海繪生態藍圖”的發展愿景。未來,付家林場將繼續深化科技引領,大面積種植推廣林下經濟,充分調動林場職工和周邊群眾積極參與發展林下經濟;同時,充分發揮森林“錢庫”功能,使山林增綠、林農增收。(信息來源:昌圖縣林草局)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