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來到江西武寧縣羅坪鎮長水村,只見層巒疊嶂,樹木茂密,一幢幢整齊的新樓排列在村邊,一些“農家樂”里人來人往,整個村莊顯得生機勃勃。
武寧是江西省重點林業縣,林地面積395萬畝。2004年,武寧在江西率先開展了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全縣共發放林權證13.5萬本,分山到戶率達93.8%。
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在武寧的鄉村產生了強烈反響。農民們積極經營山林,帶動了“農家樂”、竹木種植、林下養殖、果業、藥材業等紛紛興起。農民徐紅建利用分到的山島發展農家休閑旅游,吸引了上海、武漢、長沙等地的游客,今年1月至8月收入達到40多萬元。
把樹存放在山上,就好像把錢存在銀行,農民們自覺地把山林當成“綠色銀行”加以愛護。林改前,長水村一年要砍伐木材1000立方米至2000立方米,現在則不足200立方米。林改后,石坪村全年可生產木材1530立方米,增收50萬元;生產毛竹20萬根,增收170萬元。
抓林改的同時,武寧縣在促生態、保增收上做文章??h里出臺了《關于推進綠色生態縣建設的實施意見》,力爭2012年基本達到國家生態縣標準、80%的鄉鎮成為國家環境優美鄉鎮;積極完善林改配套政策,實施林權抵押貸款和森林保險;大力推進森林生態體系建設,加快建立以退耕還林、長江流域防護林、自然保護區、濕地保護工程、九嶺山國家森林公園等為重點的森林資源保護體系。
武寧縣在林改中注意把保護生態資源與轉變發展方式有機結合起來。全縣95%的行政村成立了林業協會,實施了森林保險,參保對象達15000戶,面積131.37萬畝。在招商引資中,武寧做到“三不要”,即高排放的項目不要,高能耗、低產出的項目不要,環保措施達不到要求的項目不要,還關閉了小煤窯、小竹木加工廠、小造紙廠等小企業56家。武寧縣開始實施造林綠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設,2008年至2009年投入資金1.5億元,造林17萬畝。
武寧縣充分依托生態資源優勢,在做活生態經濟上下功夫。目前,全縣油茶總面積15.3萬畝、“三竹”面積26.5萬畝、木本藥材1.2萬畝。武寧的生態旅游漸成氣候,2009年,全縣共接待游客67萬人次,旅游收入達4億元,其中“農家樂”發展到110多家,帶動當地農民人均增收150元。
(《經濟日報》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